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4章 亲情和唠叨 (第1/2页)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都还没到晚上,nongnong的年味便已经在庙湾村这个西北小山村里弥漫开来。 张珊珊这一天也是忙坏了,早早起来贴对联、贴门神,窗户还要贴上大红窗花,当然还有“扫舍”,将房前屋后、院里院外、角角落落,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 年夜饭的事,倒不用她cao心,因为家里就她和外公两个人,平时过年,她和外公都是过去二叔公家一起吃年夜饭的! 张珊珊的父母不靠谱,但那些叔叔婶婶们对她还是比较关心和爱护的! 外公在她小的时候,还经常需要外出去办事,没空照顾她。然后村里随便一个人家,即便不沾亲带故的,看到了都会喊她过去吃饭。 那时候大家生活都不好过,别想着吃得很好,但肯定是饿不着。 这不,上午张珊珊在院子里整理那些农具,将其堆放整齐的时候,时不时地就有一個婶婶提着篮子过来。 “珊珊,在后头忙呢?你把这些馍拿回去放好,吃不完的,等下凉了再拿保鲜袋包一下,记得放冰箱那个冷冻室里。” 婶婶掀开盖在篮子上面的布,露出里面的大馒头,蒸腾的热气顿时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了白花花的雾气。 “花婶,我们家好多馍了,真的,昨天我二叔公那边给了一大堆,吃到春节过完估计都吃不完。” 张珊珊哭笑不得地要领她去冰箱那边看。 确实有很多,她们这边是二十七开始蒸馍、蒸包子,而且还是大批量的蒸,因为有一个“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 “这哪里叫多?你拿着拿着,吃不完拿去你学校,分给同学。” 花婶却不听她解释,把竹篮往餐桌上一搁,借口家里还有菜要做,就匆匆地离开了。 其实,村里的乡亲们给的东西不算太昂贵,但都是一片心意。 就跟张珊珊用那个大大的行李箱带回来分给村里的孩子、大人们的那些诸如大白兔奶糖、牛轧糖、酒心巧克力的零食,以及一些投其所好的小礼品一样。wap..OrG 都不算贵,但她前两天送过去,一个个小朋友、老人家都笑得很开心。 “岚姐,给您拜早年了!杨老师那边估计很忙,我不好打扰他,只是发了一条微讯,您有空......咦,您不在京城呀?” 下午,张珊珊终于可以稍微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还得给同学、同事们拜年,现在不偷空打电话,可能今晚跟二叔公那边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看春晚,更没有空了。 不过,张珊珊第一个打电话给吴岚,还想着让岚姐帮自己转告杨老师,祝他和妮爷新年快乐的,但没想到,吴岚并不在京城。 “没在京城,我昨天回来的,杨老师说不用我跟着,就打发我回家过年了。你现在是在家里吗?” 吴岚穿着比较随意的居家服装,还懒洋洋地窝在沙发上跟张珊珊视频着。 是的,吴岚回通州的老家了。 不像张珊珊那么辛苦,吴岚回到老家,就直接像咸鱼一般趴下了,任凭母亲怎么唠叨,她都不愿意出去走走。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反正初二过后才开始相亲,着什么急?出去溜达还能有撞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