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八章 来了个小乞丐 (第2/3页)
《要命的数学》仿写的,前后花了大半年的时间。 写完后,通过报社的熟人联系上了省城的白马出版社。白马出版社总编拿到书稿后,如获至宝,雷厉风行地敦促工人们加班加点排版印刷。 不到两周,四万册新书印刷完毕。按照罗天佑的建议,白马出版社先是给省城各中小学赠送了一千册样本。 新华书店那边,对《要命的数学》同样推崇备至,通过白马出版社联系上罗凤仙,邀请罗大诗人到省城搞几次现场签名售书。 罗天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去省城签名售书,为新书促销只是次要的,他想得更远。 黄泥塘的养鸡场、药厂、茶厂和饲料厂目前都运行良好。产品销路方面,暂时也不错。但只有药品在香港打开了市场,大多的产品还只是在玉阳市范围内销售。 他打算将近期工作重心改一改,集中精力抓一抓销售队伍的建设和全国市场的开拓。新书的宣传是个很好契机,可以借此机会,为黄泥塘村打打免费的广告。 白马出版社也积极响应,很快就做好了前期的各方面准备工作,定好周全详细的日程安排,就等着罗天佑本人到场了。 去省城之前,罗天佑要对管委会近期的大小工作做出妥善安排,于召集所有成员包括新近增补的田力,连续开了两天闭门会议。 就在罗天佑他们开会期间,黄泥塘村来了位小乞丐,还是个道士。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个小乞丐来自皖省双锁山的白鹤观。要说这双锁山,知道的人还真不多。 山高不过百丈,方圆只有十里,虽无常年的云遮雾罩,却也峰奇岭峻,万木苍郁。半山腰的白鹤观,据说曾有真人在此飞升登仙,历史上黄冠云集,鼎盛一时。 当然,道观传到六十八代传人李会明手上时,早已破败了,房子塌了大半,野草生长得比成人的膝盖还高,大部分地方成了兔子和野鸡的乐园。 十年前,李道长不知从哪捡来个小孩,收养在观里,取名为李弘景。 李弘景还记得半年前那天,天刚露白,外面刮着大风,吹得高松树林哗哗作响。师傅将自己叫到跟前,叹着气,说道,“弘景,师傅有要紧的事得出去一趟,这一去恐怕得半年时间。我在观里存了半年的粮食,要是吃完了,还没见我回来,你就下山自谋生路吧。” 半年过去,师傅还没回来,粮食也吃完了,李弘景只好背起个小包袱下山。 可他只是个孩子,除了会熟练背诵《南华经》、《冲虚经》、《本经阴符七术》、《清静经》等,哪会什么谋生手段? 可怜的小弘景一路乞讨,从皖省到赣省,然后进入湘省,漫无目的,只为了明天不会被饿死。 到了玉阳时,有好心人跟他说,“现在家家都缺粮食,能有多少接济外人?你这么小,老是流浪也是不是个事儿,不如去醴泉县的黄泥塘村,据说那儿富得流油,人人都有饱饭吃。” 李弘景听进去了,一路问了过来。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到达黄泥塘村时,李弘景已经没了人样,顶着个爆炸头,从上到下,黑不溜秋,像是刚从煤炭堆里爬出来。一身道袍千疮百孔,有的地方是磨破的,有的地方则是被野狗撕咬的。 罗华媳妇在店门口招揽客人,一眼看到了立在路中间的小乞丐。 他双手捧着破瓷碗原地转着圈,向路人乞讨。可路人见了他的邋遢样子,都捂着鼻子绕着走,哪还会有愿意施舍的。 小乞丐茫然无助的眼神,让罗华媳妇感到心酸。她动了恻隐之心,招手叫小乞丐过来。搬条板凳放在门口,让他坐下,并端来一大碗香气扑鼻的米豆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