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0章 太子爷回宫,纷至沓来 (第1/2页)
听着叶洵的话。 庞经国恍然大悟,他还在想这篇骈文中的这些地名,他怎么一个都没听说过。 原来都是太子爷遐想的。 不过这就更证明了太子爷的天赋异禀,才华横溢。 随口吟诵便是一篇千古佳作。 虽是遐想出来,却又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实在是令庞经国震撼不已。 只此骈文一篇,已是够他半生瞻仰。 念及此。 庞经国站起身来,深深揖礼道:“殿下,草民对您的才华佩服的五体投地,咱们何时下山?” 叶洵一愣,笑道:“先生若是方便,咱们即刻下山,云南那边本宫皆已安排妥当。” 庞经国也不矫情,应声道:“好!全凭殿下吩咐!” 随后,庞经国和书童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便跟叶洵下山了。 这里的东西穆王府会派人来搬,所以东西拿的倒是也不多。 路上。 叶洵和穆凌霜同乘一匹马在前。 庞经国和书童同乘一匹马在后面跟着。 叶洵不禁感慨,“没想到今日之行竟如此顺利,本宫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 穆凌霜柳眉微扬,缓缓道:“那是因为夫君太看轻自己了。” 叶洵一滞,疑惑道:“此话怎样?” 穆凌霜应声道:“夫君现如今在大夏各界,那都是有十足影响力的,而且夫君将大夏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哪个人能不卖夫君的面子?但你却好像从来没觉得自己的声望有多高!” 叶洵眉头微蹙,笑道:“夫人说的有道理,本宫还真是从来没想过干了多少事,影响了多少人!身为太子,为百姓谋福利那是应该的。” 两人一路东进,一路闲聊。 月挂枝头时,他们终于赶到了云南城。 翌日。 叶洵将庞经国安顿好后,又看了看孩子们,便带领太子府众人,向上京城赶了回去。 火媚儿留在云南进修,便也没跟着叶洵走。 这一趟出来,大概已有一年时间。 这一年。 大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地官道都在翻修水泥路,道路平坦,四通八达。 官道两侧的客栈越来越多,来来往往的商旅越来越多。 自从《摊丁入亩法》颁布后,大夏人口激增,商业和手工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大夏也已步步迈向繁荣。 叶洵最高兴的就是,百姓们正逐渐富裕起来,大夏再没有任何一块被兼并的土地。 土地全都牢牢的掌握在百姓手中。 加之杂交水稻和土豆的逐渐推广,用不了几年,大夏便可以告别饥饿。 走在官道上,看着现如今的大夏,太子府众人亦是感慨良多。 因为他们是一路跟着太子爷闯过来的,他们见证了大夏的发展。 从那个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大夏,成为了今日这副繁荣的模样。 军,政,农,工,商....... 每个领域都有太子爷辛勤付出的身影。 每一个领域都在太子爷的规划下,有了质的飞跃。 现如今在大夏境内,山匪流寇,几乎已被灭绝。 御史台不断加大对各地各级官吏的监督,土皇帝的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