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630.大明版《宅地法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30.大明版《宅地法案》 (第2/2页)

轻易夺取喀尔喀之地吧朱由崧冷然道:"建虏挑了个好时节啊!天寒地冻的,官军又怎么可能深入草原大莫呢!这样吧,想办法联系一下祥福瑞,若是喀尔喀战败,可引导其残部分批进入黑龙江沿线修养!"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朱由崧说到这,迟疑了片刻,然后毅然决然的说道:“若喀尔喀高层覆灭,则可以收拢相应难民为我所用。”

    万世迟疑道:“若喀尔喀高层尚在呢?"

    朱由崧回应道:"可仿效万全行都司,设立羁縻卫所,分而治之!"

    朱由崧随即补充道:"大明百姓习惯农耕,并不合适在草原生活,得把放心的蒙古人的放在西辽河草原上,以替换了跟建虏关系的科尔沁人!”

    万世领命而去,等万世离开后,朱由崧看着辽东地图发呆起来!

    是的,辽东与比较难开发的黑龙江沿线不同,是一定要设道的,但问题是,人口怎么解决?

    移民?

    说起来容易,但这部分花销是非常巨大的,绝不是现在的明廷所能承受的,而且就算明廷能挤一挤,拨出部分钱粮来用于移民工作,实际也很难提供足够的移民人口。

    这不,明廷这两年都在想办法从南方运输无地人口前往各光复区,给的条件也很丰厚,可结果呢,两年下来移民也就七十来万人,远不能达到既定要求;这还是在关内呢像辽东这位又冷又危险的地方,届时会有多少移民呢?

    朱由崧实在不敢过高估计了!

    啥?祥福瑞和海外皇庄的移民怎么来的?

    那是因为当时国内的兵灾和天灾不断,所以朱由崧才有机会把大量活不下去的百姓运往海外,饶是如此,不算弘光元年以来俘虏的流寇、流寇家属、清军和被流放的附逆俘虏士绅家庭,朱由崧在天启末年至崇祯十七年这长达18年的时间里,仅仅向海外运输了十万户、约计24万名大明百姓而已---另外还迁移了济州岛的8000户、43000余名朝鲜百姓,及通过袭扰海疆的方式,从朝鲜掳走了20000余名百姓收纳了私自出海的日本百姓近万人,归化了小琉球土著2~3000人,迫使西班牙人归还了前往菲律宾的大明移民近8000人---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初郑芝龙帮忙从福建运往小琉球的。

    所以,从具体事例来分析的话,很显然,正常途径是没办法立刻让辽东获得足够开发人口的。

    怎么办?

    看起来,得出奇兵了!

    朱由崧思索再三,下令道:“着南京兵部及大都督府晓谕全军,各地健儿,役满离营之时,可往国家之边道,以一两纹银二十亩的价格购买不超过一百亩的土地,棚长以上可酌情增加给售面积,有功者也可加增,具体细则由兵部兵役司会同户部及边道草批另,以上田土,当予以两年免税三年减半征收之恩遇!”

    对,这是大明版的《宅地法案》、军功授田,希望到时候,能有一个好的结果·caler的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