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686章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6章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第2/4页)

场战役,外面的人并不知道详情。

    就连圈内人也讳莫如深。

    但是,爱晴柔的成功,给国内所有卫生巾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爱晴柔就是老大,你们谁敢捋他的虎须,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

    王林的成功,并不是谁都可以复制的。

    办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王林在成立爱晴柔卫生巾工厂时,主要是依靠在国库券市场捞金赚钱。

    正因为他有源源不断的大量收入,所以才能把工厂办得有声有色,也能抵抗外来的潜在风险。

    一句话,王林亏得起。

    哪怕整个工厂亏损了,他也不会一无所有。

    而刘显成不同,工厂就是他的全部,他的全部身家都投在了这家工厂。

    工厂一倒,他也被拖垮。

    王林是过来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要怎么样才能打垮一家正在发展中的卫生巾工厂!

    那些成长中的企业,最忌讳的就是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盲目的扩张,再加上抗风险能力太低,只需要一根稻草,就能压垮对方。

    月月爽公司倒了,这个品牌从我国的卫生巾发展史上,彻底的被抹除。

    这是因为它的创始人作死,没事去招惹王林!

    王林从来没有主动去打死哪家同行企业。

    相反,他很有心的在扶持国内的卫生巾产业。

    因为整个行业的蛋糕还有无限的潜力,他愿意和大家一起共同挖掘。

    可是,如果有人一定要作死,要触王林的霉头,那也就休怪他下手不容情。

    现在的王林,已经掌控了国内卫生巾上游原材料市场,手里拥有多个品牌。

    永华公司掌控的嫣红品牌和亲亲宝贝,也开始在内地上市销售。

    这两个品牌采用的是港风包装,连文字都是繁体字。

    九十年代,香江的歌曲、电影文化,正是在国内影响力最强盛的时候。

    特别是青年一代,都受到了这种港风文化的影响。

    他们学习港星的穿着打扮,学着港片里面的情节泡妞谈恋爱。

    因此,香江来的产品,在内地也十分的受欢迎。

    一款服装,一定要说是香江风格、在香江很流行,然后才能热卖,消费者就爱吃这一套。

    香江比内地发达,内地人羡慕香江,以为香江的产品品质高于内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消费者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王林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强势推出了嫣红和亲亲宝贝。

    这两个品牌面市以后,王林在央视和各大地方电视台,同时买断了十几部电视剧的广告,对嫣红和亲亲宝贝两款产品搞促销。

    为了推广这两个品牌,王林特意请来了港台巨星邓俪君打广告。

    邓俪君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女人。

    她说话风趣幽默,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仿佛都含着春风般的笑容,她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九十年代初的华语乐坛,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哪怕是她因病去世几十年以后,她的影响力还是十分强劲,央视都要想办法利用AI技术,把她复活在舞台上,圆了她不能来春晚演出的梦想。

    因为是香江品牌,王林就不能用国内的明星打广告,那样一来就少了港味。

    而港台巨星里面,邓俪君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王林开始很担心,邓俪君这样的人物,不会轻易答应接拍这两支广告。

    但出乎他意外的是,当他主动联系邓俪君后,对方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王林问邓俪君,需要支付多少广告费。

    邓俪君俏皮的笑着回答说,我不缺钱,我缺个男人,把你给我吧!

    王林哈哈大笑。

    邓俪君爱开玩笑,这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

    最后,王林以两百万港币的价格,请邓俪君拍摄了两支广告。

    两百万港币,相当于港台一线明星拍一部电影的价格了。

    香江的电影片酬,在1990年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直到91,92,93年时,片酬才出现跳级增长阶段。到1993年时,周星星和龙哥的片酬,直接跃进到了千万级别以上,而这个年代的港片,也是属于他俩的。而其它明星的片酬,大多数只有50万到100万。

    在1990年,王林花200万港币,请邓俪君拍两支广告片,也并不算天价。

    当然了,这个价格要是放到内地,那就是不可思议的天价。

    因为诸多原因,邓俪君本人不能亲自前来内地演出。

    但她答应拍嫣红和亲亲宝贝的广告,也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