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955章 豪掷三千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5章 豪掷三千万! (第2/4页)

化纤制品不如那些棉毛制品,这种认知上的习惯也让我们不断扩大棉花生产和消费量,而在国内各个种植棉花的地区,南疆和长江流域名声最为响亮,这也是我国棉花产业的大本营。

    我国的棉花,一直都能够卖出较好的价格,也属于国家储备战略性物资。

    以往一些年,由于身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每家每户仅有几亩地那时候家家户户种植棉花全都靠手工采摘,不过这也仅限于华中地区,像是南疆地区土地广袤,每到摘棉花的时候,靠着家里的几口人根本不能全面采摘,为此他们就需要从外省雇佣几万乃至几十万的采棉工。

    若是使用机械采棉机,每日采棉相当于600人的人力劳动量。

    也正因为如此,米国农业工程师协会将采棉机评为20世纪农业工程领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王林道:“对,以后我们就自给自足!相关的机械,国内只怕没得卖吧?”

    周伯强道:“肯定没有。”

    棉铃道:“这个情况,我知道一二。采棉机的专利都在别人手里。主要是在米国人手里。现在全球市面上的采棉机,主要是约翰迪尔和凯斯的产品,而这其中仅是约翰迪尔采棉机就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m.zwWX.ORg

    米国人的采棉机,能霸占市场的原因,就是他们在专利布局方面下手较早,收割效率相对较高,比如约翰迪尔的某款采棉机可以在一小时内收获65亩的棉花,而且24小时都能够作业采棉,这也是全球效率最高的采棉机。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国内的采棉机市场有90%都被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垄断,一直到2018年之后,国内的采棉机市场才出现转折,后来居上。

    我国的农机市场,发展得比较晚,这跟我国的整体工业进展是相关联的。

    王林不由得轻轻一叹:“就不能有国产的品牌吗?”

    周伯强道:“要不要找江南机械厂试试看?”

    王林道:“棉总,你知不知道,像约翰迪尔的大型采棉机要多少钱?”

    棉铃道:“他们的很贵,六道的采棉机要卖500多万。”

    “500多万?”王林怔道,“那岂不是天价?”

    王林有过经验,就以卫生占的生产线为例,购买进口的要2000万,国产的只需要700万,能便宜三分之一,而其中的主要零部件也是采用的进口货,质量也很不错。

    这么一想,王林觉得,如果采棉机能实现国产化的话,价格肯定也要便宜三分之二左右,成本价那就更低!

    欧美日这些资本家,最会赚钱,一块钱的成本,能卖你30块钱!

    王林如果不想被外资剥削,就只能打国产的主意。

    国产自主研发,可以避开国外的主要专利。

    我国科学技术,需要不断发展,要进行原创科研,才能够有能力和外企品牌竞争。

    但研发的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般的企业不会投入这么大的资金进行研发。

    王林可以预见的是,国内采棉机市场是十分巨大的。

    这是一个几千亿级别的大市场。

    越早布局,就越能抢得先机。

    国家在南疆生产棉花的大布局即将开始,从1995年以后,将大量采购采棉机。

    一台六道的进口采棉机,价格高达500多万,可以想象,他们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从我国赚走几千亿的金钱!

    王林听了周伯强的建议,缓缓说道:“周老总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和江南机械厂联络一下,希望他们能攻克采棉机这个难题。国外能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肯定也能生产出来!两弹一星都制造出来了,还有什么能难倒我们?”

    棉铃道:“其实我国早在1952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发采棉机器。”

    王林道:“是吗?那么早就研发了?后来怎么样?”

    棉铃道:“我国当时陆续投入资金,也想像老大哥一样,建成棉花全程机械化模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