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章 屠龙(八)  (第5/7页)
,干脆走到白板前,把之前的板书都擦掉,“咱们列举一下不就得了?”    “咱们就一起想一想,农村存在哪些优势?”    这个很好总结,“农产品,剩余劳动力!”    HW的代表又道,“山野特产!”    华星代表,“风俗文化!”    常兰芳则是想到了一个特别的,“乡村旅游、度假!”    乡村旅游在京城周边已经渐渐火起来了,像是黄花园水长城、密云水库,十渡的漂流什么的,在京城年轻人中很有热度。    齐磊把这些一一记录下来,写在白板上。    随后,刷的画了一个大圈,“这些是农村特色,也是农村优势。”    “可是,缺少什么?”    这回都不用想了。    网通老总玩笑道:“要想富,先修路!缺少交通渠道嘛!”    让大山里的山货走出去,这是这个年代不少偏远山区的口号。    常兰芳一下就明白了,“所以,你要找交通发达的地区。”    “可是……”老太太一皱眉头,“可是,交通发达的地区不需要网络也走得出去啊?”    却是齐磊道,“奶奶,您目光再放远一点。”    “啊?”常兰芳不解,“再远一点?”    齐磊则是看着众人,“交通是必要条件,可是交通为农村带来的流通优势不明显。”    众人,“怎么讲?”    齐磊,“辐射范围太少了。”    交通便利,给农民带来的好处,顶多就是到附近的中心城镇,再远走不出去了,缺少流通观念。    当然,不是说农产品、山野货走不出去。    而是,不是由农民自己送出去了,是通过中间商。    “在我们老家,一到冬天,苹果都是用丝袋子装着卖的。柑橘贵一点,也就是商贩一车皮一车皮的拉回来,租一间暖房卖。”    “即便是这样粗犷的销售方式,好的柑橘也得几块钱一斤。”    “可是大家知道,在四川、湖南这些柑橘产地多少钱一斤吗?”    后面华星的代表一听,问我擅长的上了啊!    嚷嚷一声,“最好的柑橘行情,五毛!”    他老家就是柑橘产地,老父亲就是种橘子的。    齐磊笑了,“这就是问题所在。最好的柑橘几毛钱;尚北的大米,农民的出售价格其实不比普通大米贵多少。”    “香格里拉的松茸,山民采集下来,一等品,也不过十几块钱。”    “新疆的葡萄,更便宜!”    “可是,这些东西搬到大城市,都是天价。”    “农民其实是整个销售环节里获利最少的。”    “当然,我不是说中间商,运输环节占据了大部分利润,太黑心。”    “实际上,常奶奶最清楚,也许某个环节占据了大部分利润,可大多数还是一笔经济账。”    “无法形成规模运输、规模收购的成本增加,销售环节的店铺、运营成本等等。”    “就拿超市里的一种高价水果来说,谁挣的最多?”    “不是超市,不是批发商,也不是大车司机和农民,而是…超市的房东!”    哈哈!!    众人不由大笑,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电信老总,“那小齐总的意思是?”    齐磊,“刚刚说到交通,交通只能辐射到附近城镇,而网络……”    嗡的一声,所有人似乎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网络却可以辐射到全国啊!    这时,齐磊再沉吟,“这样吧,我给你们看点东西。”    说着话,他让会场的工作人员去找来一台戴尔的笔记本电脑,又拨了个电话,打给小马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