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89章 哪个王家 (第1/2页)
赵祯听到儿子的话语,心中微微叹息。 果然,这小子还是选了师父家的人……作为一个帝王,赵祯很清楚,他走之后,大宋最大的危机不在外,而在内,不在朝,而在野!zWWx.org 他撑不了多久,赵曙还不到16,注定了君弱臣强,尤其是曹皇后不懂分寸,妄想拉拢旧派,坏了朝局,弄得连皇后也不能用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宋的天下会落到重臣的手里。 是靠着王宁安平衡文官的力量,还是靠着文官,去平衡王宁安的势力……在皇权和臣权,新派和旧派之间,究竟该怎么维持平衡,哪怕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赵祯也没有办法,他只能说,很难,很难…… 不过当王宁安在御前推演,揭示了大宋真正的危机在于工商发展之后,农村的衰败。 赵祯很清楚,相对而言,千百年来,中原王朝远比周围的国家要安定稳固得多,三百年一次,朝代更替轮回,治乱循环,而草原上,几乎天天都是如此! 奥妙就在于自从春秋战国陆续改制,到秦汉之后,中原王朝的根基都是农民,而且还都是拥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 每一个朝代兴起,都会执行分田政策,让老百姓平均拿到一块土地,不多,但是够养活一家人。 拥有土地的农民叫什么? 其实在划分上,他们属于小土地所有者,也就是小资,这些人求稳,希望太平,安定,只要这个基础不被摧毁,任何风暴,都没法撼动一个朝代的根基。 而亡国的过程,就可以看成自耕农破产的过程。 糟糕的是大宋在立国之初,便没有完全彻底分地,而后又因为向士人集团妥协,没有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 后续的皇帝不得不发展工商,发展城市,吸收多余的人口,缓解矛盾。 王宁安在御前分析的那些,原本的大宋就存在,只是因为开发了西域之后,货币供给增加,把这个过程加剧加快了。 有人要问,能不能停下来,或者向后倒退? 不可能,绝无半点可能! 黄金就摆在那里,能不要嘛? 商机就在那里,能不让人发财吗? 赵祯想透了,王宁安当然有威胁,可未来能帮助大宋,解决问题的,也只有王宁安,别人根本不成。 既然如此,娶王家的女儿也就没什么,只是如此下去,两家的关系越发亲密,会不会老赵家的天下,落到老王家的手里,那可就不好说了……王宁安他追求做事,追求建功立业,但是谁能保证,王家的人都是如此,他们不会贪图皇位? 难,还是难啊! 赵祯觉得自己要好好想想,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思索,去考虑,等想得成熟了,再和儿子好好谈谈,让他做到心中有数……或者写进遗诏里,总而言之,要给这小子提个醒才是。 赵祯也是cao碎了心,他突然想起来,还没有问呢,究竟是谁,打动了儿子的心?能成为赵家的媳妇,未来的皇后? 是王宁安的meimei吗? 好像不是,那个小姑娘已经二十多了,听说和折克柔订了亲,已经结婚了吧! 那是王宁安的女儿? 也不对啊,小妮子还不到十岁啊,虽然是个美人坯子,可未免太小了。 那,还有谁啊? 王宁安堂兄家的孩子,或者是王宁安伯父家的堂妹……不对啊,怎么找不到人啊? “皇儿,你们年貌相当吗?” “嗯,她比我大一岁。”赵曙小脸微红道。 “等等,比你大一岁?”赵祯更加疑惑了,“王宗翰不是老大吗?他比你小半岁啊,怎么还有比他大的?不会是你师父的私生女吧?” 赵祯气得都坐直了身体,心说王宁安你也太能藏了,身份不明不白,可不能进宫当皇后啊,一个私生女,如何母仪天下? 赵曙听到父皇的话,也是吓了一跳,慌忙摆手,“没有,真的没有,师父没有什么私生女的!” “那,那你要娶的是谁?” “是王青。” “王青,你师父家里有叫王青的?”赵祯迷糊了。 “是,是王相公的女儿,王青,她比我大一岁。”赵曙很害羞,低声道:“师父有教导之恩,宗翰和我情同手足,他的姐妹就是我的姐妹,儿臣可不会胡思乱想的……我,我想娶王相公家的女儿,她才貌绝佳,我苏师娘都夸她呢!” 赵祯眼睛转了转,终于恢复了正常,干咳了两声,埋怨道:“你怎么不早说?” “孩儿不敢。”赵曙嘟着嘴道:“王青可聪明了,孩儿怕和他说破了,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朋友?” 赵祯越听越糊涂,“给父皇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认识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