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5章 专利能赚钱 (第2/2页)
出去的老兄弟不容易,如果有人战死,或者受伤,就要分土地……比如这一次,就有十几个兄弟死了,他们的家人可以去渤海,每家分3000亩田,免费!” “什么?那么多的田,怎么耕种得过来?” “所有就要用到拖拉机!”狄咏笑呵呵道:“渤海的田地也不少,大不了用土地抵押,换取贷款,然后再投资拖拉机厂……对了,这一招还是和王爷学的,文相公,你也用过吧?” 文彦博气得都要昏过去了。 太没有天理了,怎么连狄青那么老实的人都变了,全都怪王宁安,你小子让大宋的道德水平都滑落了……wap..OrG “宽夫兄,你要是不愿意投钱,我也不拦着,还有其他几位呢,没准他们都会出钱的,如何?” “不如何。”文彦博是彻底没了精神,如果真让这几位抢到前面,开发河套的大计势必落空,没办法,只能低头了。 真正决定投资之后,文彦博又坐了下来,仔细了解情况。 拖拉机的潜力不用说了,但目前的短板也很明显,首先就是个头太大,不够灵便,这个需要缩小蒸汽机,加强功率。 众所周知,把东西做大不难,要想缩小,麻烦就狠多了。 必须研究更结实,更耐腐蚀的钢材,同时还要提升气密性,提高效率,再有,拖拉机的轮子也要改进……林林总总,差不多有一百多项,列了好几张纸。 文彦博看过之后,更加头疼了。 “二郎,我怎么感觉,等我坟头的草长起来,这玩意都研究不好啊!” “那就来一个快的。” 王宁安起身,不一会儿带进来一个学生,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黑瘦干枯的,但是小眼睛很亮,瞧着挺精神的。 在他手里,拿着一个竹筒制成的东西,文彦博看的皱眉头。 王宁安让学生立刻演示。 原来这是个播种器,把种子倒入竹筒,上面有两个提着的把手,下面是一个尖儿,黑瘦的小子把播种器插入土中,深度适合,稍微顿了一下,然后就提起来,继续扎下一个眼……基本上比走路满不了多少,就完成了一垄的播种工作。 文彦博和狄咏都好奇了,尤其是狄咏,急忙跑过来,用手刨开泥土,他发现每个坑都有三到五粒种植,非常均匀,顿时狄咏的眼睛就亮了。 普通播种,要刨坑,撒种子,然后覆土,至少要三个人,可用了播种器之后,一个人就可以了。 实在是太神奇了! 而且这玩意也不要机器驱动,光是手工就可以了,那个黑瘦的小家伙得意洋洋,他告诉狄咏,用了这个,一个人一天就能播种十亩,比起以往的效率提升了三倍不止……尤其是轻便灵活,适合任何地形。 最后一点,打动了狄咏,渤海国是丘陵地形,其实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机耕,要不然王宁安也不会忽悠文彦博上道了。 但是这个播种器却不同,一个人就能cao作,又轻便灵活,哪怕山坡地也能轻松应对。 论起结构,也并不复杂,最上面是把手,然后是装种子的竹筒,在竹筒的下部,有个输送种子的滚筒,再下面就是释放种子的铁嘴和底板。 当播种的时候,触动机关,然后就会打开铁嘴,把种子释放进入土里,提出的时候,新的种子从竹筒落下来,如此循环往复,能大大节省体力…… 狄咏当即决定,要订购3万套。 黑瘦的小子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他从小喜欢动手做东西,什么玩具啊,竹蜻蜓啊,比谁都做得精巧,后来侥幸读了几天书,再后来就考入了技校。 进入了学校之后,他才知道,朝廷居然还有专利法,如果发明了东西,能够获得分红收益,这小子想起家中播种的辛苦,就和两个同学,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弄出了单人的播种器。 10天之前,他才拿到一张专利证书,如今却一口气卖出了3万套!按照他和厂房的约定,一套能分红5个铜子,三万套,就是150贯!天啊,比他们全家种一年田赚得好多啊! “给老夫来5万套!”文彦博闷声补充道,黑瘦的小子简直就像是被馅饼砸晕了,幸福地找不到北了。 他突然跳起来,“我有钱了,有钱了!老大,今天我请客啊!”他冲到外面,正好有一些同学在看热闹,他拉着几个人就跑,直奔外面的饭馆而去。 文彦博哼了一声,“瞧见没有,这就是你的学生,一点素质都没有!” 王宁安满不在乎,“我看挺好的,人家看着本事赚钱,光明正大!”青史尽成灰的大宋将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