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823章 一声哽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3章 一声哽咽! (第3/4页)

申纺一厂的机修工也,崛起于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兴盛于纺织行业没落之时,凭借国库券买卖发家致富,依靠卫生巾、纸尿裤大展鸿图,战申城、征花城,广交会上显身手,爱秀之名传天下!

    他一无背景,二无资金,凭借一己之力,赚取百亿家财!

    从1988年开始的逆袭,王林完美的诠释了一个男人的奋斗史!

    王林朗朗的语言,还在大剧院上空回荡:“今天的会议,有请周主任主持,大家掌声欢迎。”

    他一边鼓掌,一边弯了弯腰,把话筒递给周伯强:“周主任,请。”

    周伯强接过话筒,说了声谢谢。

    王林走下台来。

    下面已经没有他的座位。

    郭玲玲倒也机灵,叫人从办公室里搬了个椅子过来,就放在前面请王林坐下。

    周伯强握着话筒,很久没有说话。

    王林还以为话筒坏了的时候,一声哽咽声,忽然从音箱里面传了出来。

    全场肃然!

    周伯强眼里闪着泪花,嘴唇轻轻颤抖。

    他望着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心里感慨之情,远甚于王林。

    曾几何时,纺织行业是那么的辉煌!

    就在几年之前,市民百姓为了买布,不仅要有布票,还得排队抢购!

    那是申纺厂最辉煌的时期!

    转眼间,申纺集团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爱申集团!

    人,还是那些人。

    厂,还是那个厂。

    但是一切都变了!

    周伯强这半生,都跟纺织厂有关,他完整的经历了我国纺织行业从弱到强、从兴盛到艰难转型的过程。

    此时此刻,他的一声哽咽,可以说给曾经的申纺集团,做了一个最后的注脚。

    在座的都是纺织人,而且都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数年、数十年的纺织人!

    他们听明白了周伯强的这一声哽咽!

    这一声哽咽所包含的信息和情感,远远胜过一声叹息!

    周伯强抬手擦了擦眼角,平复心情,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每当看到、想到我和我的祖国这六个字时,每当与朋友们在一起叙述各自生活变化和现在的幸福时,每当走在祖国各地欣赏到美丽风景时,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尖端科技获得成功的画面时,我都会由衷地泛起我爱我的祖国这一心声。回顾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更燃起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王林有些惊异,因为周伯强讲话的开头,居然是这从我的祖国开篇!

    这段话,成功的吸引了所有人。

    大家屏息静气,严肃的聆听。

    周伯强说道:“40年前,我国刚成立时,百业凋敝、百废待兴,国家通过对上(海)青(岛)天(津)等地的纺织厂和纺机厂进行公私合营或收归国有的方式形成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艰难地起步。1949年,我国的纺织业,总产值48亿元,1950年为55亿元。”

    王林虽然也是纺织人,但他对这些历史知之不详,没想到周伯强一把年纪,却记得这么清楚!他不由得竖起耳朵来听。

    “我国的纺织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间,也就是一五到二五前期,国家投巨资在北金等大中城市新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棉纺织厂、毛纺织厂、麻纺织厂、丝绸厂、印染厂、针织厂和纺机厂,全国纺织工业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期。1959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达253亿元,比1949年增长4倍;后来由于******和历史因素干扰,发展极其缓慢,1976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347亿元,17年间只增长了37%。”

    “70年代初,我国先后上马了申城金山石化、辽阳化纤、天津化纤和四川维尼纶等4个大型化纤厂并陆续顺利投产,化学纤维产量从1957年的200吨猛增到1980年的45万吨。同时,各地又纷纷建设了一大批各种规模的纺织厂。化纤与各种天然纤维的混纺交织,不仅大幅度增加了纺织产品的产量,而且大大拓展和丰富了纺织产品的花色品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