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3章 一声哽咽! (第4/4页)
,使纺织工业进入第二个快速发展期。” “到1986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达934亿元!实行了30年的布票被正式取消,就是这个发展期的重要标志!我们生产的产品足够使用,不再需要凭票购买!” “从80年代初期,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进行纺织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的试点。很荣幸,我们申纺厂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还有一个重大举措,就是选择几个中心城市,由当地纺织工业主管部门将大型纺织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工业部门内的外贸公司,简称工贸公司。这,也就是我们申纺集团的由来!” 王林听到这里,才明白周伯强绕了这一大圈,原来是在讲述申纺集团的历史。 周伯强道:“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前进的。改革和并组,也是一直存在的。申纺集团没有了,就没有了!我们有新的集团公司!爱申集团!爱秀集团!这不是结束!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掌声响起来! 周伯强道:“我相信,未来的爱申集团,在爱秀集团王林同志的指导下,发挥原料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扬长避短,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 “在这里,我要感谢王总,是他把我们的纺织行业,带进了一个新的春天!申纺集团的改制,是成功的!也是伟大的创举!这个行业的未来,是可以预期的!我在这里呼吁大家,听从公司的安排,服从王总的指导!” “你们过去都是一厂之长,或者是副厂长、主任,但是,从现在开始,你们都是爱申集团的一员。请你们不要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好汉不提当年勇。从这一刻开始,你们应该打起精神,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王林暗赞一声。 这就是王林一定要请周伯强主持会议的原因。 这些话,只有周伯强能说。也只有他说出来,下面的人才会信服。 王林要想管理申爱集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要收服人心。 事是靠人去做的,世界是由人创造的。 企业以人为本,绝非一句空话。 只有先收服了这些人,王林才能谈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周伯强讲完以后,说道:“下面,有请王总讲话!” 掌声有如潮水一般响起来。 王林微微含笑,走上舞台。 周伯强把话筒交给王林。 王林双手接过来,说道:“周主任经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纺织工业发展史,让我受益良多!感谢周主任。” 周伯强点点头,转身下台。 王林道:“我们开会,不整虚的,只务实!下面,我就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一一做出解答。” 所有人都正了正身子。 王林道:“第一个是人事问题。你们每家工厂,都有几百、几千、几万职工,等着分配新的岗位。哪些人会返聘回来?哪些人会被分流出去?这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这里,我可以答复大家,分流的事情,是由政署在做。哪些人留下来?这事由我们爱秀集团决定!我们自有一套评分的标准。谁符合条件,谁就能留下来。具体留下来多少人?十万到二十万左右!我现在也不能确定,一切要根据集团的规划和发展来确定人数。” “接下来,我再说第二个重点问题,也就是爱申集团以后怎么走?你们的工厂,主要都是生产两纱两布,以及相关的服装、毛巾等产品。以后,我们还是以这些产品为主,但是,我们会向外拓宽生产。我们会尽量多的扩展业务范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只有赚到了钱,企业才能谈发展!职工才能拿到工资!” “好!”全场的人,自发的叫起了好。 王总的话,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煽情,也没有给大家画饼充饥,字字句句,朴素而实在! 赚钱! 这是所有职工的心声! 接下来,王林将具体讲解怎么样赚钱的事情。 这些才是精华所在。拾寒阶的逆袭198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