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943章 王林的雄心壮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3章 王林的雄心壮志 (第4/4页)

前世的他,库房被水淹后,亏得一无所有!

    因此,这一世的王林,虽然又进入了服装企业,但他却力求“零库存”的运营和管理。

    要做到零库存,就必须实现精细化的库存管理,员工会以7天为单位进行数据追踪,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控制库存量。

    而且,王林没有搞加盟模式,而是通过自主投资开设服装卖场的模式进行销售,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库存,但这么做的代价是高投入!

    从企业治理方面来看,我国服装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及内控体系,经营风险较大。

    大多数服装企业老板热衷于赚快钱。服装板块的上市公司并不少,但很多公司并没有大力投入研发,而是短期利益至上,品牌、渠道也相应追求短平快。

    他们一旦圈了钱,就开始多元化,进军暴利行业,主业被晾在一边。但服装企业多元化成功案例极少,多赛道经营风险更大,“拆东墙补西墙”式cao作很容易将企业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即便一些企业能抵挡住外界的诱惑,也免不了激进扩张,高库存、高租金压顶,陷入品牌老化、营收下滑的恶性循环。

    其次,软实力方面,国际资本掌控着我国时尚市场的话语权。

    现代服饰本就是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国内服饰发展历史较短,尚不足以支撑百年大牌。

    在品牌力塑造上,国内自主品牌大都聚焦大众市场,甚至三四线市场,品牌形象塑造缺乏长远规划,多为粗放式经营,与国际大品牌差距很大。

    更重要的是,我国自主品牌的弱势地位,源自强势文化的“入侵”。

    我国本土的主流时尚舆论一直控制在西方资本手里。

    早在1979年,皮尔·卡丹来到我国,办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场秀。

    他直接把法国人的审美植入华人脑海里,后者当时在生活享受和美感追求上还是一张白纸。

    1988年,法国ELLE杂志中文版《时装之苑》成功创刊,成为最早进入我国的时尚杂志。

    90年代末,大部分奢侈品牌已经进入我国,自此开始,我国女性审美已完全西化。

    在这之后,我国的时尚舆论就被海外媒体紧紧控制着,而这些海外媒体与海外快时尚公司总部合作密切,导致我国服装品牌和本土杂志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值得欣慰的是,王林来了!

    王林重生到了1988年这个最重要的年份!

    这是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转折点!

    王林创建了秀之林这个自主品牌!

    国产品牌崛起,成为了一种可能!

    从王林立志进入纺织行业以来,他就在下一盘大棋。

    创立自主品牌,建设自有销售渠道,收购申纺集团,成立自己的模特队,创立爱秀时装周,研发新材料……

    一步一个脚步,王林已经成为国内纺织行业的龙头老大。

    但是,爱秀集团离国际纺织巨头的距离还差得很远!

    王林要能过爱秀集团的宣传,树立起国人的文化自信,提高海外市场接纳度,促使国产品牌奋起直追,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出海机遇。

    王林坚持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多元文化融合中持续创新,致力于构建基于中华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文化价值体系,打造服装强国建设最为根本性的时尚力量。

    这一切,离不开时装周的口碑。

    只要爱秀时装周能成功,那就能引领国内时尚的潮流,让大家的审美,回归到中华元素上来。

    这是一场真正的时尚审美的大战。

    要改变国人购买服装的习惯,就要从根本上扭转他们的西式审美。

    谁能定义服装之美,谁能定义时尚之美,谁就能制定这个行业的规则,谁就能彻底的占据这个行业!

    王林的用心,又有几个人猜得透?

    这盘大棋,又有几个人能陪着王林来下?

    王林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他要凭借一己之力,将我国的服装产业,带上世界服装产业巨头之位!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王林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来打造一个东方的时装周。

    时装周的收效,是循序渐进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为什么我们觉得巴黎是时尚之都?大多数人的观念,都是来自巴黎时装周的宣传,来自那些时尚杂志、视频的洗脑。

    下一步,王林也将成立属于自己的时尚杂志品牌,这也是为了宣传爱秀时尚、宣传中华时尚。

    王林率领的爱秀集团,能不能成功?能不能乘风破浪,成为中华服装在世界的代言?

    他自己也没有底。

    王林一个深呼吸,告诉自己: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拾寒阶的逆袭1988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